第67章 小小的成就感
接下来的几天,日子显得平淡多了。
五亩地的蔬菜种子,在程太初灵气粒子的注入下,迅速生根发芽。
菜芽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疯狂生长。
每天路过的村民,纷纷啧啧称奇。
“我家的地才刚刚耕好,程太初家的蔬菜芽子都长出来了!”
“可不是,长得真快啊!”
“程当家的儿子,像他们两口子,是个勤快人!”
“何止是勤快,那小子有本事的很!也不瞧瞧他家,光是收麦子、种地、搞鱼塘,他就花了多少钱请人工。”
“我儿子要是有程太初一半的本事,我做梦都要笑醒!”
“快别说了,我家的儿子更……成天什么都不做,抱着个手机傻得跟个智障似的!哎!真是人比人气死人!”
“人家程太初,今天忙这个,明天忙那个,哪一个都是正事!”
“是啊!我真该叫我儿子向程太初学学……”
程太初太忙,不知道自己几乎每天都是‘别人家的孩子’!
陆家康又打过几次电话,次次叫苦连天。
他也知道程老弟家里,最近很忙。
收割麦子、又种地、还热火朝天地新搞了一个大鱼塘。
但是他也没办法啊!
程老弟家的泥鳅和李子,供不应求!
这还不到十天,上次收来的五千斤李子和一千斤泥鳅,早就卖得一干二净。
像老白这样交情不浅的老主顾,为了吃上异常美味的泥鳅,直接在酒店包下了一间套房,把酒店都当家了。
陆家康被几批老主顾天天催促,急得上火,嘴角都长泡了。
程太初受不了对方次次诉苦,赶紧挂上收购泥鳅的牌子,又让但旦找人采摘成熟的李子。
抓紧时间,暂时先送了一批到酒店,先稳住陆家康那几批最重要的顾客。
这让他又一次赚了一笔巨款。
也正好带着但旦上酒店认了门,在陆家康和管采购的负责人面前露个脸。
高风也打过一次电话来,把自己的身体情况讲了讲,五分钟的通话时间,其中两分钟在讲身体如何如何舒服了,吃饭如何如何香了,日子如何如何滋润了!
剩下的三分钟,都在夸神仙膏药好、神仙膏药妙、神仙膏药呱呱叫!
还诚心十足地要开车来接小神医,去市里玩耍几天。
程太初拒绝了,眼下他忙得很,哪有时间出门?
挂电话前,善意地提醒对方,十张膏药贴完以后,上省会大医院给身体做个全面的检查,也让他自己和家属都安心。
隔壁。
罗洪罗源两兄弟出院了,一家四口沉默寡言地回到村里。
每个人都瘦了不少。
尤其是刘花枝,本就生得瘦。为了照顾两个儿子,一直都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。
这才八九天的时间,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头,风一吹就很可能要倒!
罗家人回来的当天,就急着把家里的四头猪、七八只羊和数量不多的鸡鸭给卖掉了。
第二天一大清早,又从集市上买了猪崽子、羊崽子、和无数只鸡鸭崽子回来养。
两兄弟被打进医院,本就惹人笑话。
加上大儿媳偷汉子的事情,闹得连隔壁几个村晓得了。
还有好些个爱好是非之徒,丢下农活儿不干,专门跑到程家村来打听详细情况。
再将打听到的情况,添油加醋一翻到处讲,搞得连镇上人人皆知!
大概是受不了村民,在背后指指点点地嘲笑和议论。
罗家两个老的、两个大的,天天缩在屋里不露头。
每天唯独可见,罗瑶那瘦瘦小小的身影,拿着镰刀、背着背篓,来来回回满山割草。
程太初无心理会这些八卦,他忙得很!
两天后,鱼苗老板杜老头带上儿子,按时开着货车,将鱼苗从市里拉到了程家村。
货车车厢一打开,里面全是用专用水箱装起来的各种鱼苗。
在氧气管子的作用下,八十公里的路程开下来,幼小的鱼苗依然鲜活灵动。
程太初抽查了其中两个水箱,打开后仔细检查一遍,确认没问题,就跟杜老头到旁边结算尾款。
下货这种事,用不了请人工。
但爸和黄柏清主动来帮忙。
这两人,前几天帮忙采摘李子赚了几百块工钱。家人下田抓泥鳅,又赚了几百块。
全家人的心情,美得很!
对程太初的好感,与日俱增。
黄柏清爬上车,与杜老头的儿子一起,将水箱推了出来。
但旦父子二人,就一箱一箱地抬下来,再轻手轻脚地往鱼塘里倒。
连买带送,近一万五千条鱼苗,进入两亩大的鱼塘里,没一会儿就消失不见。
只能根据水面上,时不时荡起的细微涟漪,才能判断出里头有鱼。
杜老头收下尾款,带着儿子告辞了。
程太初叉着腰,站在鱼塘边上。凝视着水面上不时冒起的小水泡,内心颇有小小的成就感!
程太初找到但爸和黄柏清,说:“两位叔,我记得你们年轻的时候是做木活的。我想请你们帮我在这里搭一个简单的木头房子。”
又指着远处那一丛竹林,说:“那里,打一根高木桩。到时候请电工,拉一根电线到木桩上,在上面弄颗灯泡。”
但黄二人随着他指的方向看,爽快地答应了下来。
“成!没问题。包在我们身上。”
“还请什么电工?从前我家建房子那会儿,为了省钱,电线开关都是自己拉自己安装。”
“就是,这点小事我们两个人就能做好,你放心吧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